第(1/3)页 胡家只有胡秀涓不惊讶,其他人简直可以说是震惊。 虽然沈清欢从电报上提了下,但听她亲口说还是很震惊。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开厂。 能在外面厂子找到份工作已经很好了。 像胡秀章就非常珍惜自己现在这份工作,他还想着,只要厂子不辞退自己,他可以干一辈子。 胡秀勇这工作现在弄成这样,也是被他媳妇念叨几天了。 胡景诚先开口,“清欢,我们谁也不懂,这怎么能、能办得起来?” 药材炮制,胡家医书制药篇也有提及,不过,有部分药材,不能再用以前的方法炮制,现在有改进的。 而且胡家医书里记载的药材也有限。 所以靠胡家医书里记载的是行不通的,但是,沈清欢知道啊。 她对如今的药材使用情况是知道的,怎么炮制保存的也了解过,毕竟她在医院上班。 药材好不好,品质佳不佳,炮制方法对不对,她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。 技术这里,她这边是没有问题的。 “我懂。”她回道,“一开始我们肯定是不做那么大的,就做几样我们宁县常见的药材,以后业务熟练后,再慢慢做大。” 沈清欢已经做了计划再回宁县的,她仔细把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,各个家人担心的,她都做了详细讲解。 但她说完之后,大伙还是很犹豫。 胡大嫂还偷偷地扯了扯丈夫胡秀章,示意他不要答应。 这个沈清欢也看到了。 她倒也能理解,现在大哥有份稳定的工作,捧上了大家所说的铁饭碗,不愿意跟着她冒险。 估计觉得,她这厂子说得挺好,但她本人却不在宁县,不是那么容易做得起来,别到时候,这厂子没有做起来,而自己的工作又丢了,就非常的得不偿失。 沈清欢看向胡景诚,“爸你觉得怎么样?我只是觉得,我们有这样的资源,错过了很可惜,大哥二哥如果更倾向于稳定的工作,那你老人家来做吧。” 胡景诚还不到六十岁,还是年富力强的时候,要不然不会和沈玉兰两人种好几亩地。 他上过学,受过老爷子熏陶,只是因为身份和户口,受限于槐花村这个小小天地而已。 胡景诚听她说完整个人都愣了下,“清欢爸、爸都多大年纪了,我又没做过……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