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朱元璋听了,却是在心中冷笑。 这些家伙如何想的,他心里又岂会不知道。 加强监管? 说得轻巧! 大明朝至今已有十三年,如此严苛的律法,都没能杜绝贪官污吏,更何况是这税收的损耗? 至于严格的控制损耗,就更是一个笑话。 无论如何限制,当地的官府总能找到借口。 而且这税收的实物千千万万,有谷物,有铜铁,有丝绵。 这不同的实物,损耗该如何定? 如此庞大的工作量,最后还是要由户部和地方官府完成,先不说什么时候能给出一个结果,就说这给出的结果是否合理,损耗的数值是否正常。 这些都是问题。 这些家伙表面上是在提出解决的方案,实际上只是想着拖延时间,压根没想过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!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:“你们心里怎么想的,咱清楚的很!” “无非是怕把这窟窿堵上了,你们背后的家族,地方的官员,便少了一大进项,到头来损失的是你们的利益!” “你们方才讲的那些,哪一样能起到实效?哪一样不是缓兵之计?” “你们莫不是以为,咱是那老糊涂,你们几句话就能把咱打发,把咱糊弄了?” 这话说得可谓是极其严厉。 百官们听了,齐齐行礼,道:“臣等不敢!” 朱元璋看着他们,冷哼一声,道:“你们中有人方才说,若是两税不征收实物,又该如何。” “在咱看来,这问题还不简单!” “不收实物,只收银子,不就可以避免这其中的损耗?” 话音落下。 百官皆是一惊。 用银子缴纳赋税,简直闻所未闻,见所未见! 不少官员听见这话,已是按耐不住,想要站出来反驳。 这个时候,朱元璋却是继续道: “不止是这赋税以银子征收。” “这徭役也可以合并到这赋税中,取消按户征集,皆以田亩为计,缴纳白银!” “如此一来,赋役统一,各级官吏难以巧以名目。” “穷人少地者少交税,富人多地者多交税,百姓不是能得以安居乐业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