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方修也不再抱有任何的希望,点点头,道:“本侯明白了。” 说完,拿起筷子,夹起一块菜,放进嘴里,一边吃一边道:“你再跟本侯讲一讲你们平日里如何行商,主要运的什么货物,用什么交易,能赚到多少银子,利益几何,路线如何......” 方修一口气问了很多,也是想要对海外贸易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。 “是,侯爷!” 对张成而言,海外生意的利益,远远比不上鸡精。 只要能让太子殿下和靖安侯高兴,得到海带的供应权。 什么他都能说。 大不了就是不再做海商。 于是。 他回忆了一下这几年的经历,开始讲述。 首先说的是交易的货物。 主要是将南直隶产出的丝绸、布匹、茶叶等,装上船,然后运到安南,与安南或是吕宋或是暹罗的商人交易,换取白银。 一般来说,卖出的银子,可以达到原价的六倍! 刨除各种损耗,能净赚四到五倍的差价! 方修听到这,一阵心惊。 怪不得后来的大明实施如此严苛的海禁政策,还有这么多的商贾,冒着杀头的风险到海外行商,倒卖货物。 原来这里面的利润竟然如此之大。 张成看见方修的表情,犹豫了一下,开口解释道:“侯爷,这四到五倍的利润乃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。 但要将江南的货物运到安南并非易事,上下的打点不说,路上还极有可能遇到倭寇。 若是运气好,能击退倭寇,运气不好,别说银子,小命也得交代。” 方修道:“在本侯看来,五倍的利益,冒这些风险,还很值得。” 张成听见这话,不置可否。 方修看着他,想了想,问道:“若是朝廷出兵剿灭倭寇,让你们将一部分的利益让出,交给朝廷,你们可愿意?” 张成听见这个问题,面露犹豫之色,问道:“不知侯爷说的这一部分利益,是多少利益?” 方修道:“五成!” 五成啊...... 张成眉头微微皱起,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。 方修见到这一幕,心里立刻有数。 这些商贾宁愿冒着被倭寇劫掠的风险,也不愿意把赚到手的银子交给朝廷。 商人重利,倒也是人之常情。 而且根据方修的了解,海商中有不少败类,跟倭寇有勾结,时常的袭扰百姓。 这样的话。 也不能指望这些海商,能对清剿倭寇做出什么贡献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