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朱元璋越想越气,怒道: “这些狗一样的东西!平日里领饷银的时候,一个比一个积极,到头来修座桥都要问咱!” “像这样尸位素餐的官吏,咱大明有多少!” 朱标站在一旁,想要为百官辩解,可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 他心里清楚,父皇说的没错。 地方官府最不缺的就是无用的官吏。 这些人占了位置,心里想着,反正干活也是这么多的饷银,不干活也是这么多的饷银。 那干不干活还有什么分别。 他们也不贪污,更不惹事。 至于升官发财,在父皇的治下,更是没多少人想的事。 这些人平日里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。 每日到县衙坐着,喝喝茶,读读书,做一些酸腐的文章,哀叹民间疾苦。 只要无欲无求,就没人能约束他们。 反正已经坐到了这里,又没有犯错,总不能将他们赶下去吧? 至于京察和大计,也只是三年一次。 轮到这一年的时候,尽量不犯错,也就糊弄过去了。 毕竟这负责京察和大计的吏部官员,对地方官府的情况也都比较了解。 这么一点饷银,还想让人家给你皇帝当牛做马,也不现实。 一般来说,考察的时候,都不会太过严苛。 对朝廷而言,这是不可避免的事,短时间内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。 想到这。 朱标在心里叹了口气,没有说话。 龙椅上。 朱元璋好一会才平复情绪,看向朱标,问道:“火器工坊,标儿可去看过了?” 朱标应道:“回父皇的话,看过了。” 朱元璋又问:“感觉如何?” 朱标道:“以儿臣看来,咱大明王师若是能批量装备新式火铳和新式火炮,必能无敌于天下!” 朱元璋听见这话,满意的点了点头。 新式火铳,他是见过的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