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听见这话,方修面露犹豫之色,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 主要他也摸不清楚,朱元璋到底怎么想的。 毕竟这海禁也不是一蹴而就,中间经历了数次变更。 没记错的话,真正的彻底海禁,是在洪武二十七年左右。 如今是洪武十三年,中间还差了十来年。 谁知道,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对海外贸易是个什么态度。 朱元璋看见方修的表情,立刻明白他的想法,摆摆手道: “不过是海禁罢了,这禁不禁,还不是咱的一句话,你大胆说,说错了,咱就当你不懂事,说对了呢,咱也采纳。” 要是能劝朱元璋放弃海禁的想法,说不定能改变整个大明王朝的走向! 反正已经死过一次,也不怕了! 方修心一横,开口道:“臣反对海禁,不仅是东盛州的存在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。” “说来听听。” “臣以为,海外商贸,在未来将会给我大明带来巨大的好处,一是能与海外诸国进行交流,学习他们的经验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! 二是回归商贸本身,能给朝廷带来大量的银子,陛下想要推行新政,这银子是不可获取的,咱大明的银子少,用丝绸、陶瓷,就能从海外诸国换取大量的银子,何乐而不为之。 三是将来时机成熟,陛下还可开疆扩土,让大明的日月照耀天下!” 一旁。 朱标听见方修明确的反对海禁,心里一惊。 谁都知道,父皇前些年还下令裁撤了市舶司,在朝会上几次提到了倭寇的危害,明确的表达了海禁的意愿。 这个时候反对海禁,不就是在反对父皇。 就连他这个太子,也只敢旁敲侧击,不敢明说反对海禁。 所以,他刚才是真的为方修捏了一把汗。 但是呢。 听到后面。 他又松了一口气。 毕竟这三条理由,有理有据,令人信服。 尤其是最后一条,开疆扩土,让大明的日月照耀天下! 他听了都觉得心潮澎湃。 更何况是父皇呢? 所以父皇就算一开始恼怒,听见这最后一句话,也会觉得欣慰。 果然。 方修说完后。 朱元璋哈哈大笑了起来。 “让大明的日月照耀天下?” “你小子的野心比咱还大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