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八十八章 寄生文明?-《我要去火星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人类的研究很快便是受到限制。
    而且,更重要的是那种鹦鹉螺,似乎对人类的红外、声波等探测方法极为敏感。
    只要被照射到,便会立刻进行躲避,
    因此,他们只能通过探测器,透过螺壳隐约的看到一些蠕动的虚影。
    当然也有科研人员,
    提议用探测设备当诱饵,进行深入探索。
    毕竟鹦鹉螺看起来对探测器极为渴求的模样,
    若是正在运行的探测器被这种巨型的鹦鹉螺捕获会发生什么?
    在经过激烈讨论后,
    当时的看地面同意了这种看起来风险极大的方案。
    以往为了保护探测器的安全,
    探测器一直处于躲避的状态,
    因为鹦鹉螺那几十根长达数十米触须,
    一旦触碰到探测器,
    便死死的将正在运行的探测器卷住。
    因此,冒险使用的探测器如科研人员所预料的那样,被席卷而去。
    而人类也如愿以偿的看到了另一个画面。
    但可惜的是,画面存在时间很短,
    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身影,
    似乎可以确定探测器进入了鹦鹉螺体内,
    谷鎖
    但又很快失去了信号。
    至于为何可以抗海底高压环境的探测器,
    进入鹦鹉螺体内,很快便失去信号,
    科研人员猜测,可能与这种生物特殊的生理结构有关。
    而在尝试过这样的引诱过程后,
    科研人员还想再尝试一次,但被拒绝。
    毕竟往冰下海洋送探测器,是一件代价高昂的事情,
    不能用这样的昂贵的探测器,当打窝工具。
    甚至到了现在冰下海洋的探测器里,
    还有一部分是王猛当初留下的探测器。
    而在这种既要防止探测器,被鹦鹉螺掠夺,
    又想搞清楚,鹦鹉螺体内的情况。
    怎么想都是一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。
    而此次他们三名航天员,进入冰下海洋的任务之一,便是探测鹦鹉螺结构情况。
    而就在高征星回忆过往实验过程的时候,
    另一个队友插话到:
    “也怪那些科研人员,
    向冰下海洋放置了,强光强热装置,
    弄出了一些事故,
    使得地面拒绝了第二次用探测器引诱的意见,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