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李胜看着眼前三十来岁的张九龄,印象就是成熟稳重,气度不凡。 “能进翰林,说明你们很优秀。首先恭喜了。不过接下来可不要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” “既然朝廷给你们职位俸禄,这里也是为官的开始,希望你们能发挥相应的价,前程似锦。” 张九龄认真嘱咐,他对于年轻人很乐意提携,不说这是情分,以后都是人脉。 “是。”李胜二人异口同声地回复。 “小蒋,先带他们熟悉环境,和一些注意事项。” 张九龄很忙,他在完善大唐律法,于是安排了去年进入翰林的蒋涛做引导。 “是。” 蒋涛应下后便带着李胜二两人,在翰林院里走动,同时讲着点卯时间等一些注意事项。 他是去年入翰林,有听闻李胜的才华,也觉得两人态度很好,所以讲得很仔细。 两人记忆力很好,也就记下来,环境了解后,就回到了平时待的办公地方。 刚去的菜鸟是没有单人办公室的,一间屋内有四张办公桌,桌上是文房四宝。 考虑到新来的,也是准备了水杯,是瓷的。于是李胜想到了玻璃杯,能早日推广的好;保温杯,能早日问世的好。 周围是书架,书架上大多是竹简,少部分是一些通用纸张,应该是旧书典籍与新的记录。 意外的是有为数不多公司产出的白纸,想来是送李二的一部分被放到了这里。 和同事打了招呼后李胜便随便拿出一本书,一边翻阅,一边在铺开的纸上上书写。并不是阅读记录,而是关于公司发展的记录与设想。 他现在已经不愿在读书上再浪费太多时间。那些生涩的典籍,难懂的词汇根本没必要研究。 他要主张知行合一,要的是务实,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。 翰林上班第一日,时间很快便到了中午。 李胜没去翰林院的食堂,直接带着记录回到小院,他要把一些比较紧急的事情安排下去。 于是在小院吃饭后稍作休息,便返回翰林院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