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 顾命之死(上)-《山海隐于市》
第(2/3)页
到彦之并不诧异蓟子训知道太祖的意图。此前,宋太祖巳经任命王昙、王华等人为右卫将军和骁骑将军,就是为了能够控制朝廷禁卫军权。前段时间到彦之在荆州镇守,为的是将来和谢晦对阵时,能够笼络荆州的旧部和民众。
虽然徐羡之和傅亮巳三次“奉表归政”,但实际上却只是形式,中书二省,尤其是尚书省依旧为二人所控制。虽然二人巳不再担任辅政大臣,可朝中的主要决策权依然在二人手中。
没有听到到彦之的回答,蓟子训笑了笑,喝完了最后一口粥,将碗递给了到彦之:碗是寺院的,喝完必然是要还回去的。
“先生。”到彦之定定地看着蓟子训,“我想再借兽骨一用。”
元嘉元年八月,在船队到达建康的那一刻,到彦之便将兽骨还给了蓟子训。到彦之在太祖继位后不久便返回了江陵,而蓟子训独自一人留在了建康。自此,没有人知道蓟子训究竟居于何处。
今日到彦之也只是抱着侥幸的心态来了瓦官寺,不料真的碰上了蓟子训。
“可以,但我有两个要求。”蓟子训竖起了手指,“第一,若他们被活捉,我要见他们;第二,尽量活捉。”
到彦之虽然点头答应了,但一直以来他都不明白为什么蓟子训对于那几人总怀有仁慈。
大概是看出了到彦之的疑惑,蓟子训笑出了声来,“我可不是个仁慈的人呀。毕竟陛下回来的时候我就跟他说了,几位顾命大臣的命可以留着,但权绝对不能留,不管有没有异心。”
徐羡之中才寒士,傅亮出身布衣诸生,都没有司马懿和王敦大将军那样篡夺的心机。庐陵王刘义真聪明严断,如果继位肯定不能容下这几个人,故而被杀。顾命大臣们以为殿下您宽容慈仁,而且越过义真迎戴您,希望您心里感激他们,由此握权自固,他们以少主待您,应该没有太多的妄念。
待能继位之后,定需先安抚诸位大臣,在建康站稳立足。诸位大人手握重权,如今天子归位,他们定然会上表归政。他们归政殿下尽管收着,但也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做绝。大人们的命可以留着,但权绝不能留,不管他们有没有异心。
日子过的飞快,很快就到了元嘉三年。
朝贺之后,宋太祖将王华、到彦之等人召到了书房,“徐羡之、傅亮、谢晦三人仗着当年和父皇一起征战多年,对国有功,便专职朝野、擅用职权。接着高祖托孤,表面以国家社稷为重,实际暗藏悖心,不忠不义。庐陵王英秀明远,然而羡之等人暴蔑求专,忌贤畏逼,向少帝进言污蔑庐陵王,将其废为庶人。庐陵王被杀时年仅十八。”
话语暂顿,宋太祖面色悲愤,“之后更是借太后之手废杀少帝。孤继位以来,徐傅二人虽三次上表说要退隐,可实际上却在背后掌控朝野,打压士族!此而可容,孰不可忍!”
闻言三人直接跪坐在地,“吾等愿为陛下除去佞臣!”
第(2/3)页